引言“我们都是完美主义者,希望能做好,却害怕失败,所以迟迟不肯迈出第一步。” “我的领导总是让我做这做那,我就不想那么顺从地按照他的指令完成工作,我总是想方设法地拖后完成工作的时间或敷衍了事。” “明明知道那么多事情已经排上日程,应该尽快完成:一个该撰写的方案、一封该回的邮件、一通该打的电话、一个该约见的人,可我还是不停地看电视、玩手机、看网页到很晚,或者不断给自己各种各样的借口和推辞不着手去做。” 上述情境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和我一样会产生共鸣,觉得上面描述的情况在自己身上都有发生。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“拖延”问题。“拖延”通常都伴随着两方面的后果,一方面忍受着后悔、懊恼、强烈的自我谴责甚至绝望等内在情绪的折磨,另一方面他们在金钱、工作成就和生活质量上都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。因此,把“拖延”定义为人们事业成功、生活幸福的杀手并不为过。 根据最新研究,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,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,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。那么我们怎样从心理学角度解析我们拖延的真正原因?在此基础上如何调整心理应对拖延?
因惧怕失败而拖延
此类拖延行为源自于拖延者心里有这样的等式:自我价值感=能力=表现,他们的内在逻辑是:我做事情的表现直接反映了我的能力,我的能力水平决定了我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。为了避免因将自己能力暴露在众目睽睽下而产生痛苦,他们寻求拖延者的帮助,因为拖延可以打断能力与表现之间的等号。表现不等于能力,因为其间缺少完整的努力。人们通过拖延来安慰自己,让自己相信他们的能力要大于其表现。 这种情况对于适应不良型的完美主义者经常出现,这类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己抱有不现实的期望,同时对自己实现期望的信心又不够,对犯错和平庸特别敏感或难以接受。完美主义者经常会幻想让人恐惧的处境,但实际上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夸大了。 典型心理过程:“如果我付出所有努力,而工作成果或表现并未被人刮目相看,别人将因为这件事质疑我的能力,而我将感觉很糟,失去了我所期望的自我价值感。” 应对策略:自我价值感等式需要成长心态来拆解。失败可能会让你伤心和失望,但一时的成败表现不决定你本身能力和价值的好坏,也不应该成为你关注的重点,重点是过程中你经历和学习了什么。成长心态认为能力是可以发展的,通过努力工作,你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聪明、更优秀。做一些你不擅长的事情反而更有趣,可以拓展你自己,并从中学习。
因惧怕被控制而拖延
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对自己生活有一定的掌控感,因此对他人对自己的要求、掌控、指令、规则等会产生条件反射式的抗拒,而拖延恰好成为了他们争夺控制权并赢得独立自主的最佳策略。在这自我价值等式依然适用:自我价值感=能力(不让别人左右)=表现(不表现、推迟作为、敷衍了事等)。对于此类拖延者,他们不会去理性看待别人的要求是否合理,哪怕是你自己愿意做的,也可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通过拖延来抵抗。 典型心理过程:“凭什么我要按照他提出的要求和指令行事,我就要故意不做、拖延或者敷衍了解,不然我对自己一点掌控感都没有”。 应对策略: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,应该首先问自己:“我这样的抵抗或拖延的反应针对的是什么”。也许抵制情绪来源于自身对受人控制过于敏感,而不是现实状况,一个请求不一定意味着控制,一个规则并不必然是一个无法逃脱的牢房,而与人合作也可能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。
因自控力不够而拖延 个人自控力不够是较为典型的拖延原因,明明心里知道有很多事情要去完成,但却对于看电视、上网、玩手机等带来的轻松愉悦情绪难以抗拒、无法自拔。此类拖延者往往对时间估计过于乐观,总认为还有充足的时间,忽略了现实生活中各种可能的时间打岔,最终因为时间不够导致工作未及时完成或质量一般,然后还把各种打岔的事情作为借口聊以自慰。而经常顺利度过时间悬崖的人会更难以克服此类拖延症状。他们往往在娱乐耗费掉大部分时间后,在工作截止时间到来前快速完成工作,虽然过程比较难受,但当他们最终顺利完成工作时,他们甚至会为自己的高效感到自豪。 典型心理过程:“再看一会电视就去做事”;“现在有点头晕,等感觉比较舒服的时候再集中精力做事,这样效率会比较高”。 应对策略:做时间规划时充分考虑时间浪费,保持较高的时间宽松度;减少或规避外界干扰源;设定明确的工作时间段,在时间点到来时强制性地停止现有非工作活动;在完成预订的工作或目标后再进行非工作活动,以此作为奖励。
拖延已经被公认为是个人事业成功、生活幸福的重要障碍之一。只有每个人理解自身拖延背后的心理因素时,才有可能有意识地调整心理反应机制,也才有可能积极寻找并使用各种技巧解决拖延的问题,比如番茄时间工作法、21天行为习惯改变法、工作拆分法等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