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“人效”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管理者的视野中,成为企业衡量人员效率的一种工具。那么人效究竟如何计算,又如何在实际管理中进行应用呢?接下来,我们将通过一个实战案例进行详细解说。 S企业成立于2011年年底,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商代运营的公司。随着电商行业618、双11等各类购物节的逐渐繁荣,S企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。S企业主要聚焦于知名家电行业。根据家电产品品类的天然划分,分别形成了以小家电、洗衣机、冰箱为主营产品的项目部。 为了充分给予三个项目部快速发展的空间,管理层决定采用“分公司”的方式发展,于是三家分公司就这样成立了。在这么多年的经营中,分公司一直都是相互独立的状态,只要管好自己那块业务就好。近两年,为了进行资源整合,形成整体发展,管理层决定取消“分公司”形式,改为事业部的形式,由S企业统一进行管理。但事与愿违,事业部与事业部之间依旧是相对独立的个体,无法统一管理。 很显然,此次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统一,对不同事业部采用相同标准与要求进行管理。一般来说,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:职级体系、任职资格、薪酬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。在项目的前期,项目组主要是对S企业的职级、任职资格以及薪酬体系进行了梳理,形成了统一的职位等级体系以及相匹配的任职资格,并设计了适用于三个事业部的薪酬体系。 上面这些模块地完成都相对顺利,但是在绩效管理体系的统一上,我们遇到了一些阻碍。一开始,我们尝试着从以下两个角度去设计方案: 从BSC的角度出发,常规做法就是先确定公司整体的目标,然后通过层层分解,最终确定事业部的指标。但是由于各事业部经营的家电品类不同,在经营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也不同,因此无法将企业整体关注的重点直接进行分解。否则,事业部的负责人也会产生不满:这个指标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,为什么要给我们设置这样的指标? 事业部之间虽然经营的产品不同,但是同属于电商行业,大部分岗位都是相同的,对同类的岗位进行绩效指标的梳理,形成统一的考核,也能达到我们的目的。但是,由于不同的品牌方对于运营过程的要求和管控深度并不相同,因此在设置指标的过程中,即使是相同的岗位,关注的重点不相同,就无法设置相同的指标,即使关注的重点相同,对目标值的要求可能也不同,因此也无法设置相同的目标值。最终,我们只能退一步,设计了一个按照岗位进行分类的指标库,这样在具体应用的时候,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指标库中选取指标,但这样的设计还是无法贯穿对三个事业部的绩效管理。 既然在个体指标上无法做到统一,是否可以考虑从整体上对各事业部进行考核呢? 对于S企业这类电商代运营公司来说,公司的主要成本就是人力资源成本,这也是三个事业部的共同之处,因此我们在方案中引入了“人效”的概念。所谓人效,就是指企业人力资源的效率,同时也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价值、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。 方案具体是怎么做的呢?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人效的计算规则以及数据的口径。 考虑到电商行业的特殊性,经营业绩会受到“618”,“双11”这样特殊时期的影响,人效指标采用年化指标计算,即累计年度,每月递推,例:2019年10月A事业部整体人效=(2019年11月-2019年10月A事业部营业收入)/(2018年11月-2019年10月A事业部人力总成本)。 在具体应用的时候,各事业部人效指标不仅横向进行对比,还需要与公司整体进行纵向对比。为了确保人效指标的考核起到作用,我们将人效目标的增长与各事业部的利益紧密相连。 当事业部的人效出现负增长的时候,项目/部门负责人就会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失去晋升的资格,负增长越多,不得晋升的时间就会越长,这就会让中层管理者去更多关注下属的人效。 S企业每年都会有调薪机会,人力资源部会根据统一的规则核算出各事业部的调薪人数。当人效保持增长时,薪酬的调整人数保持不变或者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,当人效出现负增长时,调薪人数会按照一定的比例有一个折扣。 员工绩效考核的等级分为A、B、C、D四档,根据人效的增长情况,我们设置一定的强制分布比例,人效增长越多,则可以得A的人越多,人效负增长越多,则可以得到A的人越少,甚至是没有,并且项目/部门负责人绩效等级都不得评为A。 以事业部为单位,若该事业部全年人效未增长,则必须主动淘汰10%绩效评价处于末尾的员工。这样的设置可以帮助事业部进行适当的人员流动,为事业部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动力和活力。 将人效与管理层晋升、员工调薪人数、绩效等级分布以及末尾淘汰相关联,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各事业部从上到下都开始关注人员的效益。S企业当下面临的统一管理的问题,短时间之内无法完全改变,但是S企业从未放弃这种改变的想法,采用人效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贯穿对三个事业部的管理。 另外,采用人效考核之后,对事业部负责人的管理方式也会产生一些影响。因为“人”在这个考核中的影响实在是很大,所以他们会希望人力资源部提供一些例如人才盘点、晋升标准把控、人员定薪调薪标准方面的帮助。以往可能会认为做这些都是无用功,有了这样的考核之后,他们的管理意识会得到提升,一定程度上会加强与人力资源之间的配合。 最后,对于其他人力成本占大头的公司,也可以考虑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考核事业部/部门,希望此次案例中“人效”的这种用法能够带给大家一定的启发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