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此仅仅是完成了组织架构的调整,而如何才能激励拓新团队不断做大做强,开拓更加辉煌的业绩呢?这里我们在全新组织架构的基础上,设计了拓新团队未来发展方向,可从孵化级团队一步步升级成为独立核算的子公司,让员工在企业内部进行创业发展,达成“自己当老板”的心愿。
愿景蓝图让员工心动不已了,但与之匹配的晋升标准同样需要明确,不然只会让员工感觉到这仅仅是“空中楼阁”,触不可及。
孵化级团队晋升标准主要从团队主管绩效表现、人员培养情况、团队主管管理能力、团队销售额等维度确定,当孵化级团队负责人符合以下标准后,可自主向公司进行申请团队独立。
基本要求(全部满足):
• 绩效考核结果:团队主管绩效结果良好及以上;
• 人员培养目标:团队业务员个人年销售额达标人数比例>80%;
• 团队主管个人晋升评估合格(管理能力评估);
• 孵化团队人均最低拓新销售额≥200万;
• 团队业务员规模>=3人(业务员占比需要超过60%);
进阶要求(满足其中一条):
• 孵化团队新拓客户毛利额连续2年≥350万/年;
• 孵化团队新拓客户销售额连续2年≥1200万/年(毛利率达到30%);
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到,这些要求兼顾了团队主管的业务能力、管理能力、人员培养能力,全面覆盖了作为部门负责人的相关能力要求,避免管理者从主管晋升为经理后的迷茫。
同时为了保障公司战略布局的需要,也可由公司主导直接升级孵化级团队成为拓荒类行业/地区的部门级团队,但是需要当符合下列两种情况之一。
当部门级团队符合下列条件时,由公司启动团队升级评估。
业绩标准(全部满足):
• 年度新拓销售额连续2年:4000万/年;
• 孵化事业部个数≥3个
• 3年累计大B客户数≥24个,或者3年累计毛利额贡献≥3000万;
• 经过市场分析,行业/产品发展处于上升期(根据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增长情况判断)
战略标准(评估维度)
• 产业链位置(外部-价值链):位于行业产业链上下游,可作为公司的供应商或者客户(且可同时面向外部客户承接业务);
• 业务属性差异(外部-客户):与现业务属性差异较大,需要独立品牌运作,但可形成互补关系(面向同类客户群体);
• 市场发展角度(外部-竞争)(同时符合下述条件):目前该产品/行业市场前景较大,并且处于发展上升期,同时目前市场占有率较低且需要独立品牌体现产品/行业专业性和竞争力
• 资源重叠度(内部资源):新模块与目前所具有的各类资源(技术、市场、营销等)重叠度较低,需要重新打造团队;
从上述晋升标准可以看到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孵化事业部的要求,这是与孵化级团队晋升最明显的差异。当团队需要独立成为子公司时,其未来发展不能单单依靠现有团队,需要不断扩充团队数量,能够覆盖不同的地区或者行业,因此必须具备团队孵化能力。
作为竞争激烈的业务团队,晋升发展路径的设置激发了员工内在动力,那么退出降级机制就像是法律之于道德,时刻像紧箍咒一样约束着业务团队负责人,杜绝安逸,给予新鲜血液发展的希望。
团队负责人调岗/降级:
• 团队负责人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为“待改进”及以下
团队降级(符合1条)
• 连续2年年度新拓销售目标未完成(当年度新拓销售目标完成率<50%时,当年即实施团队降级)
• 连续2年团队人均销售额<200万(当人均销售额<100万时,当年即实施团队降级)
• 连续2年业务员个人年销售额达标人数比例<80%
团队解散(包括并入其他事业部)
• 外部环境导致该事业部/子公司市场萎缩
• 公司战略性调整
即便作为子公司负责人同样面临这样的制约,将从团队业绩及负责人的管理能力进行判定。
• 团队业绩考核为“待改进”及以下(主要考核销售额及毛利额)
• 团队业绩达标,但个人管理能力判断欠佳(主要为团队管理、人员培养、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)
至此,关于职责冗杂这堵高墙算是翻过去了,还有一点关于各层级团队职责权限的差异就不过多阐述了,最终章将会基于全新的组织架构,搭建营销类人员的职位等级体系搭建以及全新的提成方案,请各位看官老爷在等上一等
未完待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