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诚合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
    首页      公司动态      管理咨询
     培训课程
     诚合益优势
     诚合益观点      关于我们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诚合益观点 > 【诚合益洞察】穷人思维、组织学习、“996”与跳桥的孩子
诚合益观点  
【诚合益洞察】穷人思维、组织学习、“996”与跳桥的孩子
时间:2019-04-27 20:36:03  来源:南京诚合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

导读

那些鼓吹“996”的,与只知道增加时间消耗的穷人一样,具备的是一种“穷企思维”。创业早期跑马圈地时的996、短期低谷用“996”熬过一些艰难时世,还可以理解,但堂而皇之的鼓吹“996”,既坏又蠢。坏企业也许还能活得很好,但又坏又蠢的不能。“穷企思维”还会让整个竞争环境恶化。用真诚的态度,寻找科学的方法,让员工自愿996或采取任何对他们和对企业双方都有利的工作方式,才是正确的道路。

一、穷人思维和“穷企思维”

我记得几年前在网上看到过两个有关贫穷的故事,印象很深刻,其中一个是香港的亿万富豪田北辰。G2000的老板,典型的精英人士,学历高又有商业头脑,还很勤奋,尽管确实家庭背景优越,是香港“一代裤王”的儿子,但依然靠个人奋斗开创了属于自己的G2000品牌。他的人生信条是信奉市场经济会淘汰很多弱者,相信只要人有斗志,弱者亦可以变强者,世界是属于强者的。

然后他参加了一个体验底层百姓生活的节目叫《穷富翁大作战》,感受清洁工的生活,住在比蜗居还蜗居的“笼屋”里,但是房租、交通费、餐费都很高,薪水却十分有限,每天只有几十港元的生活费可用。每天工作9个小时(竟然比996还宽松!),到晚上他的同事还要去打另外一份工,因为薪水不够生活费。就这样在重复的劳动中消磨了所有的精力,到节目末尾,田北辰不再提“只要有斗志,弱者亦可以变成强者” 他每天想的只会是下一餐自己可以吃什么,绝对没有心力去计划未来。

无独有偶,美国一位《时代周刊》的专栏作家,芭芭拉·艾伦瑞克也在年届60的时候假扮服务员去体验生活,她也发现了努力工作并不能使人脱离贫困,她和她的同事一样打好几份工才能维持生存。连轴转的工作大量消耗了她的思考能力,也剥夺了她的爱好,以至于连抽一点精力来读书都做不到;更可怕的是当人的精力透支到极限,教养甚至善良都消失不见,只剩下原始的恶。她的性情变得非常吓人,变得更苛刻、更狡猾、更满怀怨恨,而且认知能力也下降了,变得不如之前聪明。这让她根本无力去止住这下坠的循环,脱离那样的生活状态。

研究贫穷现象的学者,将这些底层人士疲于奔命,尽管付出了很多辛劳,但不但没有改善生活,反而可能越过越差的情况,总结出一个原因,即所谓的穷人思维(当然还有更重要的社会原因)。穷人,没有时间精力和认知能力去寻找真正的解决办法,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更多出卖自己的时间。

——如果你认为我这是借此批评那些片面鼓吹“奋斗”的言论,认为那些不过是资本家的愚昧和阴谋的话,你就错了。尽管我同意这种看法,但我真正想表达的是,如果把一家企业类比为一个人,那么这个人也会有ta的思维模式,很显然,那些鼓吹“996”的,与那些只知道增加时间消耗的穷人一样,具备的是一种“穷企思维”。

二、“富企思维”与组织学习

企业主当然有一万个理由用“996”来换取更多的产出或者更低的人工成本,但如果这种只知道增加线性时间投入,没有办法找到非线性成长模式的企业,顶多也只是能不死不活地维持下去而已。

有人也许要说,我看很多企业一开始就几乎是996,比如xx、xx和xx(此处略去你知道的那些知名公司),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呢?你的理论不对。——朋友,是这样的,发展初期,拼的当然是蛮力,未开垦的处女地,或者大家竞争都是同质化的,那自然谁有劲儿谁就能占据更大的地儿。但行业进入成熟期甚至衰退期,靠的就不能是蛮力了,得用巧劲。

互联网企业原先实质上工作时间都是996甚至更多,但唯独现在才开始准备将其正式化合理化,宣之于口,为什么?因为行业成熟了,竞争压力更大了,原本的蛮力好像不够用了,甚至因为员工很累,后劲不足了,这才没办法,振臂一呼,喊一声大家再加把劲啊。这是很自然的反应,可惜没经过慎重思考,没用,显得又坏又蠢。

所以,创业早期跑马圈地时的996、短期低谷用“996”熬过一些艰难时世,这些也许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必须的,但堂而皇之的鼓吹“996”,就真的很不明智了,既坏又蠢。站在企业主的立场上,把“996”等同于努力,把努力等同于奋斗,去给员工洗脑,这也还只是坏;但如果把“996”明文化,导致组织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退化,那就是蠢。坏企业也许还能活得很好,但又坏又蠢的,不能。

富人思维绝对不排斥勤勉,但富人思维绝对不只是勤勉,而是勤勉的学习、创新、开拓,寻找更好的方法。类比到企业,“富企思维”应该鼓励通过组织的学习、研究,实现流程的优化、技术的创新、模式的创新、管理的升级(包括体系和文化),用更好的方式来实现更高的效率,更多的产出。

企业如此,国家亦然,一味鼓吹努力而不去真正解决问题,是穷人思维,也是穷企思维,更是穷国思维,但这篇文章不想也不能多谈。

三、无底线竞争

穷人思维还会带来一个结果,即无底线的恶性竞争。在竞争力同质化的情况下,能承受996的,显然竞争力比955要强,但按照这个逻辑,能承受9107的,也会比996更强。我们的底线在哪?全凭管理者的觉悟、人品和运气吗?全凭员工与企业个体之间的博弈吗?全凭舆论的指责和监督吗?

对企业而言也是一样,“穷企思维”一样会让整个竞争环境恶化,让自身的生存变得更加艰难。但对此种现象,坦白说,除非立法禁止并严格执行,否则没有办法。群体并不一定是向上发展的,在一个封闭的行业、群体里,类似于塔斯马尼亚岛效应(文明倒退)的现象,几乎是一定会发生的。

我希望所有对于自身存在的环境还很关心的人,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家,记住一点,唯一靠自己突破了历史循环律的西方文明,靠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是人海战术、疲劳战术。唯一能突破行业发展限制的,也一定是靠创新、靠学习。

四、跳桥的孩子与真正有用的文化塑造

前几天还发生了一件事,杭州一位17岁的少年,因为不堪忍受母亲的羞辱,而跳桥自杀。引起了网络上关于青少年教育,包括抗压能力,包括父母责任的广泛讨论。

这事居然跟996有关系?当然有关系,虽然没有直接的关系,但希望通过制度化,通过宣传和要求来促进奋斗精神,跟希望通过羞辱、挫折,来让孩子具备抗压精神和完满人格,都是一样的行为。充满了封建家长式的傲慢和无知。

我总觉得有很多人,完全是凭自身经历和感觉形成的傲慢来面对这个世界的。而不去相信真正有价值的事物,比如科学。心理学的研究已经验证了,压力、挫折并不是什么好东西。适度的压力,配合良好的情绪恢复机制,才能让人获得抗压能力(参考链接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20650054/answer/655930760),片面强调压力无疑是非常愚蠢和反人性的,许多人所谓的挫折教育,完全只有挫折,没有教育。

放在企业里也一样,很多企业希望进行文化宣导,希望通过这种行为来促进员工的积极性、奋斗精神。这种想法是好的,可惜方法上完全不去参考科学研究,纯粹按领导人的自己的想法瞎弄。许多企业的文化塑造,有文化没塑造,或者很多企业干脆根本没什么真正的文化,只能硬拗。

我知道,很多企业家并不真的认同什么无脑的奋斗、福报。他们是富人思维,他们完全懂得什么样的努力对个人才有意义。但他们依然希望通过对奋斗和拼搏的鼓励,试图让别人对工作更加投入,这里也许有也许没有私心,但这不重要。重要的是这种宣扬,没用。

很少有人是因为被马爸爸、任正非的那些言论而受到激励、豪情万丈,就算有,很快这种热情也会熄灭。维持一个人高涨的热情的,一定不是那些苦哈哈的东西。很多人似乎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,希望用批评教育来改变一个人,希望用说教来传递观点(貌似我也正在做这件事)。

真正能长期维持一个人的稳定的行为的,靠的是有效的反馈。我努力工作了,得到了成长,得到了足以与之匹配的收益,所以我才能一直努力坚持下去;或者从暗黑的角度来看,如果我不努力,我会被淘汰,我会混不下去,这是负面反馈,也能让人有所行动,但能换来勤奋,但换不来热情,换来的只会是敷衍的勤奋或勤奋的敷衍。华为的文化是靠奋斗者文化而变成奋斗者的吗?扯淡,靠的是高工资和非常严格的考核与淘汰机制(尽管我不喜欢,但不得不承认起码在管理上他们做的很到位)。阿里的文化是靠马云那张嘴传递下来的吗?靠的也是高工资和业内超常的成长机会,还有种种机制例如政委、闻味官。

文化的公开表达根本不重要,重要的是有没有明确的事物(包括机制、习俗、传统、故事)去承载这些东西。甚至,如果公开的表达与机制实质的导向完全分离的话,那表达的越多,这家企业就越虚伪,而虚伪,将成为你们真正的企业文化。无论X东这家企业最后会活得怎么样,只要东东强还在位,那么他们将永远摆脱不了虚伪给企业内部运转带来的成本。

一样的道理,那些肆无忌惮践踏他人尊严的恶人也是因为别人的宽容、忍让,得到了这样的反馈,他们才越发放肆。恶企亦然。孔夫子说过,以德报怨,何以报德?以德报德,以直抱怨。这句话真是放在所有场合几乎都有用。

五、该做些什么?

为什么有太多理由不去搞996,但还是很多企业明里暗里实行996呢?

为什么?因为搞出那种真正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太难了,搞那些管理创新太难了,风险很大,投入也很高,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,学的也不一定对,对的实行起来也不一定成功,成功了也许能一飞冲天,但不成功却有可能把企业搞垮。搞“996”多简单。就跟那些陷入贫穷中的一样,已经抽不出任何时间精力或头脑来学习了,也没有能力去冒变革的风险,多打一份工多简单——也就累点。方法+时间投入+运气 = 成功,运气把握不住,方法太难学,就瞎忙吧,也许运气好也能成功呢,大概也只能这么想了

那些曾经感受过真正的企业文化的人,感受过创新带来的收益的人,无论是在你的某段工作经历中,还是在你的创业初期,无论你们现在是投资人、企业主、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,我希望你们都能想起这段经历来,不要再盲目的鼓吹所谓的“996”和所谓的奋斗精神了。相信大家都和你是一样的人,相信没有几个人真的无可救药地偷懒,用真诚的态度,寻找科学的方法,让员工自愿996或采取任何对他们和对企业双方都有利的工作方式。

市面上确实还很少或几乎没有这方面特别有效而成熟的方法体系,这一块工作,需要一些真正负责任的人或第三方机构来做。能不能通过有效的努力,来突破行业发展的塔斯马尼亚效应,突破东亚互害型社会在企业中的再现,坦白讲,我们没有什么必胜的信心,但这事一定得有人去做。

南京诚合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
薪酬激励
人才发展
战略落地
解决方案
南京诚合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
 
  公司地址:南京市江宁区城际空间站A3栋301室
项目合作:13770899716  其他事项:025-52899839 17372275947(微信同号)  网站网址:www.sinoval.com.cn
版权所有:南京诚合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苏ICP备17030943号

扫码咨询